三十载母校情,廿五载师者心——我的教坛耕耘与成长
日期: 2025-09-10   来源:    浏览量:

今年是我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前身为泰山医学院)度过的第30个年头,也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所迎接的第25个教师节。三十载光阴流转,我既是母校蓬勃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自我蜕变成长的受益者。回望这段岁月,我的成长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深造、科研探索与深耕教改。

01 学习深造

1996年,我怀揣医学梦想踏入泰山脚下的泰山医学院,开启求学之旅。2001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病理生理学一线教学工作。最初的五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锤炼了我的教学基本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日后推进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2005年,我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并有幸在王家富教授推荐下,赴解放军总医院,在刘秀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顺利毕业。  

02 科研探索

2008年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硕士毕业后,有幸加入学校首个泰山学者岗团队,在秦树存教授的指导与扶持下,正式投身科研工作。直至2018年的十年间,在完成年均400余学时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尽管只有硕士学历,最终成长为团队学术骨干,主持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十余名。

03 深耕教改

自2018年起,我将全部心力投入本科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作为深化教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重塑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评机制,构建起“基础-临床-思政-科研”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实现了线上知识传授与线下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功不唐捐,玉汝于成,2021年主持的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日又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公示名单,并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也是教学改革“接地气、重实效”的真实写照。



教学是一份“良心活”,这句话在我二十五年教学生涯里,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感慨,它是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答疑、每一份讲稿里的行动准则。它像一盏灯,在初登讲台时照亮我略显生涩的脚步,也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让我愈发读懂教育最本真的意义——以心换心,以爱育爱,在学生的成长里看见自己的价值,在教坛耕耘中收获满心的温暖。二十五年从教生涯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高校教师,人生价值莫过于给学生以获得感,给自己以满足感。学生知识的获得、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就是最大的教改实效,而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反馈和认可就是对老师的最高奖励和慰藉!


每一次成绩的取得只是一个逗号,而非句号。我将继续秉持“不忘初心,无愧于心,不畏艰辛,勇于创新”的信念,脚踏实地,持续努力,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在第41个教师即将来临之际,衷心祝愿我的母校扬帆远航、再创辉煌!祝愿全体老师与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审核:岳芸   责任编辑:岳芸   编辑:韩馨   供稿:姚树桐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楼C

济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

邮编:250000 电话:0531-59567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