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床与基础医学院(所)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盛楷雯以第一作者在《转化医学杂志》(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中科院2区 影响因子6.1)上发表题为“Deciphering the Generation of Heterogeneit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astasis via Single-Cell Multiomics Analysis”的研究性论文。这是该同学继发表在《Cancer Letters》杂志后的又一篇研究性论文。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15%至25%。课题组前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索了ESCC肿瘤的异质性,并发现了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基因SERPINH1可促进ESCC转移(相关论文该同学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中科院1区《Cancer Letters》杂志)。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scATAC)测序技术解析了表观遗传学在促进ESCC异质性产生和介导ESCC转录调控失调的影响。深入解析了ESCC发生发展及肿瘤微环境(TME)异质性的分子机制,并联合染色质三维结构进一步明确了调控 SERPINH1的关键增强子为ESCC治疗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第一作者为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盛楷雯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军教授,通讯作者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指导老师郭殿豪副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贾阳主治医师。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基金项目资助。
学生简介:盛楷雯,2020 级临床医学本科 9 班团支书,中共党员。济南奖学金,弘毅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利尔康校友奖学金获得者,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 10 月加入郭老师实验室,主要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单细胞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已在Cancer Letters、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Frontiers in Genetics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3篇,其中第一(含共同)研究性论文 2 篇,累计影响因子 18 分;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全国金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
学生感悟:回首加入实验室的这三年半,从初时怀揣着青涩懵懂踏入科研领域,到如今成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论文,收获了一些成果,一路走来,离不开自身的坚持、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实验室同门们的全力支持。过去的 2024 年,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年。论文迎来 4 轮修稿,每一条审稿意见都像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大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去完善。与此同时,考研复习迫在眉睫,每一门学科都要求全身心投入,丝毫容不得懈怠。郭老师,贾老师和陈老师的专业指导、徐瑞堂和刘冉等团队成员在关键阶段的助力,都是我前行的动力。这段经历,是我学术生涯的宝贵财富。“少年没有偏旁,自己便是华章!” 这些经历不仅显著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更让我深刻领悟到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以及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未来,我也将带着这份信念,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文章链接:https://translational-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67-025-06154-6
审核:王丹丹 编辑:韩馨 供稿:盛楷雯 郭殿豪